一月
關燈
小
中
大
一月
連淮並不知道她心中千回百轉的心思,而是自然地回答道:“這消息是我從蘇參知那裏聽聞的,半年前我與他在京都洛陽相逢,便喝了一席酒,從早到晚說了一整天的話。”
“蘇參知?”崔瑩微微一怔。
“是當朝參知政事蘇陌先生,蘇子容。”
她於是點頭明白。“原來是他。”
說起此人,即使崔瑩遠在江湖,不通朝廷之事,但也有所耳聞。
蘇陌是當今難得一見的天縱奇才,頭一回參加科舉便考得狀元,成了榜上最年輕的才子。從那之後他就一路平步青雲,才華得以施展,頗得皇帝賞識。但之後他因為性情剛正不阿得罪了皇親貴戚,從而被聖上貶去地方上任職。
近年來由於胡人頻頻冒犯,朝廷感到危機重重,急需可以出謀劃策的能人。於是聖上大肆檢舉人才,並開恩將蘇陌召回。
而他也確實不負盛望,剛一回朝堂之中便尚書一封,提出了種種改革措施,以及應對胡人之策,並且在當年的朝貢時以唇舌激戰來使,軟硬兼施將胡人敲打了一番,維護住了聖上的顏面。
這一下護住了聖朝的尊嚴,立下大功,於是聖上便當機立斷破格提拔他為參知政事。眾人雖有不服他資歷尚淺的,但礙於皇上的面子也不好多說什麽,只是恭喜他而已。
“我是在秦安與他認識的,那時候他還是秦安的州牧。”連淮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不覺有些感嘆。
崔瑩聽到秦安這個地方,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許多傳聞,於是好奇地問道:“我聽聞他在當地為官的時候,縣城裏的百姓夜裏從不關門鎖戶,相互之間鄰裏和睦,對遠道而來的客人熱情以待,當真是如此嗎?”
“不止如此,”連淮微笑著搖頭說道,“若是有當地商戶要出門遠行,便會把家中妻兒托付給他,且將寶貴的物件都放在他家裏借放。”
聽到此處,崔瑩心下不自覺的有些感嘆,暗想蘇大人這官當的可真是不錯,竟然能獲得百姓如此信任愛戴。
“只不過,子容向來兩袖清風,所住的府邸大小也有限,安置不下這各方前來投奔或是拜托的人物。”
“於是他便又轉而拜托我,將那些金銀財寶能塞的全都塞進了連家錢莊裏。說我那莊子裏的人個個精通武藝,只守著錢莊裏的錢財,未免大材小用,不如替他多守些東西。”
崔瑩不由得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總算知道他們這情誼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了。這蘇大人想來也是有趣的緊。
而她知道連淮本就不是小氣之人,路見不平時甚至不用旁人開口便能出手相幫,既然蘇陌開了這個口,他是說什麽也不會回絕的。
“只不過後來,番邦外族日漸強盛,而朝堂之力式微,於是聖上在招攬人才時又將他召回去了。我們也只在一起相處了不到一個月。”說到這裏,他不由得輕嘆了一聲。
“我與公子也只在一起相處了不到一個月。”崔瑩微微一笑說道。
連淮微怔,隨即也笑起來,低聲應道:“是啊。”
原來還不到一個月……他卻覺得他們仿佛相識了很久一般,日常舉止之間也能由心而發地流淌出對彼此的熟稔與默契。
只是在這短短的一個月內,他卻將她的神情,聲音,脾性都記得完完全全,仿佛銘刻在心裏一般,想忘記都不能……明明他並非故意為之,甚至有意讓自己不要為之。
也許這世上,有的人整日裏擡頭不見低頭見,但分別哪怕片刻便想不起對方姓誰名甚,而有的人,見之一眼,從此畢生難忘。
對他而言,她便是畢生難忘的那一個罷。
崔瑩忽然又想到了那日裏他們進長安城時,連淮帶著她繞開長長的隊伍,只拿出了一個令牌便得以通行,於是問道:“那長安的通行令牌也是蘇大人給公子的嗎?”
“這倒不是。”連淮解釋道,“這通行令牌乃是我祖父的,在我十歲那年下山時,他將這物件給了我。”
崔瑩於是想到連家祖父助李韓將軍護國的美談,頓時也就明白了。想來連祖父當年在朝堂之上也是頗有威風的,又協助將軍立下如此顯赫戰功,有這通行令牌也不足為奇。
“半年前我與蘇大人重逢,酒席之上,他曾談到國事,直言經過了五年的韜光養晦,匈奴的勢力已非往日所能及,中原可謂是岌岌可危。”
“因此朝廷便想要趁著今年匈奴王大壽的機會,拿出鎮國之寶供給匈奴王……”
聽到這裏,崔瑩想起了崔天一那日的言語,兩相應和,什麽都明白了。
她將自己的推測與他說了一番,果見連淮點頭說道:“正是如此。”
“只是姑娘也許不知道這裏面所藏何物吧。”
連淮聽她言語中並未提及這個,於是補充說道。
“那裏面的應當是元鐘帝當年所修煉的功法,有延年益壽,長生不老之效。若是按照那房間誇張些的傳聞來說,這功法誰修煉了,便可容顏永駐,成了不死的神仙。”
崔瑩心下微微一跳,好多事情便在此刻豁然開朗。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醉心於訪仙問道,探尋延年益壽之法,越是身居高位或有些錢財權勢的人,越是癡迷於此。
生老病死是人生來所需面對的最重大之事。無論此人年輕時多麽灑脫,臨到暮年,氣力衰頹時,也會少不得會為了病痛和死亡憂心,放不下這人間的俗世繁華,榮華富貴,總想著再多活一些時日。
在生死一事上,閻王爺對於黎明百姓或是達官貴人都是一視同仁的,這倒是世間難得的公平。
倘若那裏頭的寶物當真可以讓人如同元鐘帝一般活到七十歲尚面色紅潤,聲如洪鐘,百步穿楊,那惹起各方勢力窺伺,攪動一場腥風血雨也不足為奇。
“那匈奴王今年大壽,想來也離生死之事一步步近了,故而朝廷才想如此作為,正好雪中送炭,讓那匈奴王得了恩惠,心中也領情。”
崔瑩如此推測一番,瞧著是把事情理順了,但心中卻又有疑慮。
“但這延年益壽之法,只能保得一兩年的太平,卻為之後埋下了極大的隱患。那匈奴王修煉功法之後身強力壯,精力百倍,且又能多活十幾年,那接下來的一步可不就是攻打中原嗎?”
“姑娘所料不錯。”連淮點頭說道,“我也曾如此懷疑。宴席之上,蘇大人雖未明說,但我猜測其中另有玄妙。”
“這延年益壽的功法,也許是分為了上下兩冊。朝廷只將第一冊送給匈奴王,卻將第二冊留在宮中作為籌碼,如此事情便妥當些了。”
聽到此處,崔瑩微微一頓腦海中回想起了多年以前曾收集到的江湖傳言。
“傳聞之中,元鐘帝臨死前的最後二十年,雖然也比同齡之人精神健壯了千倍萬倍,但是比之從前卻差了不少。莫非是因為叛軍早在潛伏於朝政之中時,便偷走了那下半冊的功法?”
雖然也有傳言說是因為元鐘帝五十大壽的那一年,將自己與胡妃誕下的六皇子立為了太子,從而引發了天神之怒,於是天神便將懲罰將於他頭上,縮減了他的性命。
只是這傳聞聽上來雖也有可取之處,但細想之下卻未免有些荒唐。總之崔瑩是不信這些鬼怪亂神之類的。
“確有此可能。”連淮微微點頭說道,“但這其中細節我卻不知道了。”
“不過我倒知道,這兩冊功法都在叛軍圍攻京城之時,流落民間了。那上一冊東西據說是流傳到燕家保存了下來,由燕家人派遣家中死士藏匿在了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此次所押送的應當就是那上一冊了。”
“而下一冊……若我未曾記錯的話,應當在洛陽洞庭湖附近。”
說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兩人不由自主的對視了一眼。
洞庭湖……
那隱匿在背後,將燕小公子身上物件連同這絕命信全部寄給燕盟主的人,可不就是在洞庭湖嗎?
本文背景架空,官員體系也會根據設(作)定(者)需(喜)要(好)參考好幾個朝代,但是不會自相矛盾的,請放心~(本文主要是江湖文,涉及朝廷的不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連淮並不知道她心中千回百轉的心思,而是自然地回答道:“這消息是我從蘇參知那裏聽聞的,半年前我與他在京都洛陽相逢,便喝了一席酒,從早到晚說了一整天的話。”
“蘇參知?”崔瑩微微一怔。
“是當朝參知政事蘇陌先生,蘇子容。”
她於是點頭明白。“原來是他。”
說起此人,即使崔瑩遠在江湖,不通朝廷之事,但也有所耳聞。
蘇陌是當今難得一見的天縱奇才,頭一回參加科舉便考得狀元,成了榜上最年輕的才子。從那之後他就一路平步青雲,才華得以施展,頗得皇帝賞識。但之後他因為性情剛正不阿得罪了皇親貴戚,從而被聖上貶去地方上任職。
近年來由於胡人頻頻冒犯,朝廷感到危機重重,急需可以出謀劃策的能人。於是聖上大肆檢舉人才,並開恩將蘇陌召回。
而他也確實不負盛望,剛一回朝堂之中便尚書一封,提出了種種改革措施,以及應對胡人之策,並且在當年的朝貢時以唇舌激戰來使,軟硬兼施將胡人敲打了一番,維護住了聖上的顏面。
這一下護住了聖朝的尊嚴,立下大功,於是聖上便當機立斷破格提拔他為參知政事。眾人雖有不服他資歷尚淺的,但礙於皇上的面子也不好多說什麽,只是恭喜他而已。
“我是在秦安與他認識的,那時候他還是秦安的州牧。”連淮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不覺有些感嘆。
崔瑩聽到秦安這個地方,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許多傳聞,於是好奇地問道:“我聽聞他在當地為官的時候,縣城裏的百姓夜裏從不關門鎖戶,相互之間鄰裏和睦,對遠道而來的客人熱情以待,當真是如此嗎?”
“不止如此,”連淮微笑著搖頭說道,“若是有當地商戶要出門遠行,便會把家中妻兒托付給他,且將寶貴的物件都放在他家裏借放。”
聽到此處,崔瑩心下不自覺的有些感嘆,暗想蘇大人這官當的可真是不錯,竟然能獲得百姓如此信任愛戴。
“只不過,子容向來兩袖清風,所住的府邸大小也有限,安置不下這各方前來投奔或是拜托的人物。”
“於是他便又轉而拜托我,將那些金銀財寶能塞的全都塞進了連家錢莊裏。說我那莊子裏的人個個精通武藝,只守著錢莊裏的錢財,未免大材小用,不如替他多守些東西。”
崔瑩不由得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總算知道他們這情誼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了。這蘇大人想來也是有趣的緊。
而她知道連淮本就不是小氣之人,路見不平時甚至不用旁人開口便能出手相幫,既然蘇陌開了這個口,他是說什麽也不會回絕的。
“只不過後來,番邦外族日漸強盛,而朝堂之力式微,於是聖上在招攬人才時又將他召回去了。我們也只在一起相處了不到一個月。”說到這裏,他不由得輕嘆了一聲。
“我與公子也只在一起相處了不到一個月。”崔瑩微微一笑說道。
連淮微怔,隨即也笑起來,低聲應道:“是啊。”
原來還不到一個月……他卻覺得他們仿佛相識了很久一般,日常舉止之間也能由心而發地流淌出對彼此的熟稔與默契。
只是在這短短的一個月內,他卻將她的神情,聲音,脾性都記得完完全全,仿佛銘刻在心裏一般,想忘記都不能……明明他並非故意為之,甚至有意讓自己不要為之。
也許這世上,有的人整日裏擡頭不見低頭見,但分別哪怕片刻便想不起對方姓誰名甚,而有的人,見之一眼,從此畢生難忘。
對他而言,她便是畢生難忘的那一個罷。
崔瑩忽然又想到了那日裏他們進長安城時,連淮帶著她繞開長長的隊伍,只拿出了一個令牌便得以通行,於是問道:“那長安的通行令牌也是蘇大人給公子的嗎?”
“這倒不是。”連淮解釋道,“這通行令牌乃是我祖父的,在我十歲那年下山時,他將這物件給了我。”
崔瑩於是想到連家祖父助李韓將軍護國的美談,頓時也就明白了。想來連祖父當年在朝堂之上也是頗有威風的,又協助將軍立下如此顯赫戰功,有這通行令牌也不足為奇。
“半年前我與蘇大人重逢,酒席之上,他曾談到國事,直言經過了五年的韜光養晦,匈奴的勢力已非往日所能及,中原可謂是岌岌可危。”
“因此朝廷便想要趁著今年匈奴王大壽的機會,拿出鎮國之寶供給匈奴王……”
聽到這裏,崔瑩想起了崔天一那日的言語,兩相應和,什麽都明白了。
她將自己的推測與他說了一番,果見連淮點頭說道:“正是如此。”
“只是姑娘也許不知道這裏面所藏何物吧。”
連淮聽她言語中並未提及這個,於是補充說道。
“那裏面的應當是元鐘帝當年所修煉的功法,有延年益壽,長生不老之效。若是按照那房間誇張些的傳聞來說,這功法誰修煉了,便可容顏永駐,成了不死的神仙。”
崔瑩心下微微一跳,好多事情便在此刻豁然開朗。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醉心於訪仙問道,探尋延年益壽之法,越是身居高位或有些錢財權勢的人,越是癡迷於此。
生老病死是人生來所需面對的最重大之事。無論此人年輕時多麽灑脫,臨到暮年,氣力衰頹時,也會少不得會為了病痛和死亡憂心,放不下這人間的俗世繁華,榮華富貴,總想著再多活一些時日。
在生死一事上,閻王爺對於黎明百姓或是達官貴人都是一視同仁的,這倒是世間難得的公平。
倘若那裏頭的寶物當真可以讓人如同元鐘帝一般活到七十歲尚面色紅潤,聲如洪鐘,百步穿楊,那惹起各方勢力窺伺,攪動一場腥風血雨也不足為奇。
“那匈奴王今年大壽,想來也離生死之事一步步近了,故而朝廷才想如此作為,正好雪中送炭,讓那匈奴王得了恩惠,心中也領情。”
崔瑩如此推測一番,瞧著是把事情理順了,但心中卻又有疑慮。
“但這延年益壽之法,只能保得一兩年的太平,卻為之後埋下了極大的隱患。那匈奴王修煉功法之後身強力壯,精力百倍,且又能多活十幾年,那接下來的一步可不就是攻打中原嗎?”
“姑娘所料不錯。”連淮點頭說道,“我也曾如此懷疑。宴席之上,蘇大人雖未明說,但我猜測其中另有玄妙。”
“這延年益壽的功法,也許是分為了上下兩冊。朝廷只將第一冊送給匈奴王,卻將第二冊留在宮中作為籌碼,如此事情便妥當些了。”
聽到此處,崔瑩微微一頓腦海中回想起了多年以前曾收集到的江湖傳言。
“傳聞之中,元鐘帝臨死前的最後二十年,雖然也比同齡之人精神健壯了千倍萬倍,但是比之從前卻差了不少。莫非是因為叛軍早在潛伏於朝政之中時,便偷走了那下半冊的功法?”
雖然也有傳言說是因為元鐘帝五十大壽的那一年,將自己與胡妃誕下的六皇子立為了太子,從而引發了天神之怒,於是天神便將懲罰將於他頭上,縮減了他的性命。
只是這傳聞聽上來雖也有可取之處,但細想之下卻未免有些荒唐。總之崔瑩是不信這些鬼怪亂神之類的。
“確有此可能。”連淮微微點頭說道,“但這其中細節我卻不知道了。”
“不過我倒知道,這兩冊功法都在叛軍圍攻京城之時,流落民間了。那上一冊東西據說是流傳到燕家保存了下來,由燕家人派遣家中死士藏匿在了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此次所押送的應當就是那上一冊了。”
“而下一冊……若我未曾記錯的話,應當在洛陽洞庭湖附近。”
說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兩人不由自主的對視了一眼。
洞庭湖……
那隱匿在背後,將燕小公子身上物件連同這絕命信全部寄給燕盟主的人,可不就是在洞庭湖嗎?
本文背景架空,官員體系也會根據設(作)定(者)需(喜)要(好)參考好幾個朝代,但是不會自相矛盾的,請放心~(本文主要是江湖文,涉及朝廷的不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